2019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测试卷及答案(1)

时间:2019-03-09 12:52:54责任编辑:jiame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9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国家教师资格证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早记载和阐释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思想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 夸美纽斯和杜威

C. 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 赫尔巴特和杜威

3.20世纪6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罗杰斯       C.布鲁纳      D.布卢姆

4.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文化具有(   )

A.传递功能                 B.创造功能

C.更新功能                 D.传播功能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遗传            B. 环境          C. 个性差异       D. 个人努力

6.抓住关键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属于(   )阶段。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7.“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明了(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

8.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牡拉称为(   )

A.主动学习           B.观察学习

C.参与性学习         D.模仿学习

9.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她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她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她靠近笼中的猫;后让她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

A.自我控制法     B.系统脱敏法     C.特定性训练     D.强化法

10.附属内驱力表现为突出的时期(   )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

11.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对人的记忆规律绘制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想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

A.及时复习B.爱好兴趣C.知识遗忘D.记忆

12.人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为应付紧急情况所做出的果断决定。此时情绪状态是(   )

A.心境B.激情C.应激D.道德感

1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5.(   )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A.说服      B.锻炼      C.榜样      D.修养

16.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目标

C.课程方案     D.课程计划

17.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张老师将:“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

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 C.技能性目标 D.情感性目标

18.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这一观点要求小学教学应当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9.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接受性       D.可塑性

20.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

A.班主任工作职责     B.班主任自身素质

C.班级学生的质量     D.对班级学生的了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如何促进小学生的思维

2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常考)

23.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老师感慨地说:“如今的孩子,虽然年龄小,可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时常怀疑自己是是否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 "对这样的问题,我还能勉强回答,但是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女人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地问我:“老师您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

问题:

(1)试分析这位老师闲惑的原因。(10分)

(2)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你将如何对待?(10分)

25.材料: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小明和小强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个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冷眼瞅着他俩。大概小明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的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两过来,我默默地看着她俩刚才的动作,,知道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两刚才的样子,好像很不得把对方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的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吃亏或者占便宜的事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是在同学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亮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们俩握手言和,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

问题:

1)请评析吴老师对学生冲突的处理方式。

2)结合材料,简述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26、27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按前一题计分,共40分。)

26.下面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中《春雨的色彩》一课,请根据这篇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若指导小学一年级学生,试拟定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10分)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本次教学的教学重难点。(10分)

(3)设计本次教学的导入语,并说明设计理由。(20分)

 

27.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拓展。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是学生认识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

本节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如气温的表示方法、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要性以及正负数的含义。

请根据上述资料中的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0分)

(2)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10分)

(3)编写突出重点的教学设计。(10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孔子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2.D。解析: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为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为杜威。

3.C。解析: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为布鲁纳。

4.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文化功能,孔子思想传向世界人民,体现了传播功能。

5.B。解析: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本题表述为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6.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握施教的关键期或佳期,视时而教,及时施教。

7.A。解析:外行和内行的差别在于知识经验的不同,不同的知识经验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理解,反映的知觉的理解性。

8.B。解析:题干中体现的是观察学习。

9.B。解析: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进行系统脱敏。

10.A。解析:略

11.A。解析:为了防止遗忘我们要及时复习。

12.C。解析:突发,紧张体现的是应激。

13.D。解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14.B。解析:略。

15.B。解析:略。

16.A。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小学教科书、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

17.C。解析:“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属于技能技巧方面的目标。

18.B。解析:颜色、形状、声音等属于看和听的形式获得知识的方法,属于直观。

19.B。解析:题中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模仿,是学生向师性的体现。

20.D。解析:略。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1)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知识经验

2)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4)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训练

5)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6)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

22.参考答案:

1)遗传;(2)环境;(3)教育(学校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

23.参考答案:

1)选择访谈对象;(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3)正式访谈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1)这位教师的困惑,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会提出各种问题,材料中的老师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才会产生困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领域日益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商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总之.材料中的老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有待进步。

(2)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①专业理念。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从这三个方面人手,与学生积极探讨问题,同时坚持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共同探索和研究问题。

②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四方面内容。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的实践知识之外,教师还要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材料中教师在遇到学生奇怪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一方面因为自己的知识不够充实,另一方面,要注意回答学生问题时,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世界。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并注重与时代生活相联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需要和追求。

③专业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评价能力、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在遇到学生各种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回答学生问题时候的创新,且用符合小学生经验发展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25.参考答案:(1)偶发事件处理的原则

运用了教育机智,遵循了教育性原则、冷处理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1.遵循了教育性原则。

2.遵循了冷处理原则。

3.遵循了可接受性原则。

4.遵循有效性原则。

2)教师在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时的基本要求即要注意的地方

①沉着冷静面对

②机智果断应付

③公平民主处理。

④善于总结引导。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线、论”等11个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本,体会文中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喜欢春雨的思想感情。

(2)①教学重点:结合搜索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

②教学难点:能够创作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3)导入语设计

春天到了,校园里各种各样的花儿开了,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小树也发芽了,多美啊!咦,下雨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并配上相应的声音)同学们,想象一下,春雨像什么呢?你们能和老师说一说吗?(学生回答)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些呢,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是怎么说的吧!

设计意图:我国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跟随老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这篇课文的导入语通过美妙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蒙蒙春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春雨的美。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春雨像什么,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7.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达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对现实观察、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体验正数与负数的对描述客观生活的重要作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理解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一些的,看谁反应快。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一)班得了20分儿(扣了20分)③十月份学校小卖铺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十度(零下十度)。

(3)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特意帮她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教学实例

(出示温度计和有关南京,北京,上海气温的图片)

(1)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个小格表示多少℃呢?5小格呢?10小格呢?(2)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①观察图片上所给的信息,你能知道南京,北京,上海当时的气温吗?

②自己动手将南京,北京,上海的气温在温度计上标出来。

③比较这三个地方的气温高低。

④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是用零摄氏度为界限,用+4或4这些数可以表示零上温度,用像-4这样的数,表示零下温度。

3)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4)听一听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低气温和高气温记录下来。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 交流、讨论。

(3)0到底归于哪一类?

(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当学生都同意分三类时,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印得0可以分在负数(正数)中,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当有的学生分三类,有的分两类时,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我们用正数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数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不可少。我们把像+4,4,+8844.43 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4,-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